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岗位,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担当作为,切实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校党委书记郭改英: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考察,充分体现了对河南大地念兹在兹的倾情牵挂、对河南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河南人民的深情厚爱,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两高四着力”,全面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彰显教师教育和河洛文化育人特色,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优“新师范”,做强“新文科”,做特“新工科”,充分发挥旅游管理特色骨干学科优势,助推地方文旅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构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郭炳洁: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地处河洛大地,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充分利用厚重的地域文化遗产资源,先后建立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洛古籍保护与整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学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两高四着力”为引领,将河洛文化优秀资源融入育人全过程,持续完善“价值引领、课程主导、平台支撑、环境浸润、实践体验”五位一体的河洛文化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学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张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鼓舞着我们,并为我们学科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汇聚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形成中原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内容、新载体与新途径,产出彰显中原文化特质的文化遗产系列数字产品,立足河南并面向全国与世界进行广泛传播,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和提质升级,为我省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管理与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王洪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龙门石窟时,着重强调要将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同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需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作为坐落在古都洛阳的百年学府,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底蕴厚重,肩负着为洛阳、为豫西地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旅游管理作为学校特色专业、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洛阳文旅融合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对我们提出任务要求,也为我们下一步努力指明方向。我们将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需求,以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对文旅人才新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平台资源优势,深化校政行企跨界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文旅行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校政行企”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洛阳文旅高质量发展。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贾红: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我们团队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精神。自2019年以来,团队深耕复合半导体紫外探测器研发,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攻克了器件响应速度与稳定性的技术瓶颈,不仅打破“卡脖子”困局,更以产学研协同模式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在日盲紫外探测器国产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成果不仅为国产高端传感器替代注入强心剂,更为洛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制造”双轮驱动的范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这一技术在智慧电网、国防安全等领域释放更大价值,为中国智造增添亮色。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佳怡: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的消息传来,在校园里激起层层涟漪,也让身为新闻学子的我涌起了诸多思考。在龙门石窟前,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文化遗产的叮嘱,如黄钟大吕,在我心中回响。作为新闻学子,我深知新闻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既要通过深入调查,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以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让千年石窟在数字展陈中“活”起来,吸引更多人关注文化遗产。未来,我一定会以笔为剑、以镜为眼,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深入实地采访调研,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也愿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让文化自信在更多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初审:陈西 复审:韩雅楠 终审:杨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