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由公共艺术与劳动教育中心主办,校团委、图书馆协办,校学生会承办的2025年第五期(总第243期)河洛大讲堂在逸夫教学楼5号楼102报告厅举行。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赵博应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与思考》的精彩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赵博以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围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详细阐述了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他倡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理念、体现当代价值,把“遗产变为财产”“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并呼吁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
本期讲座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意义,体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供稿单位:公共艺术与劳动教育中心 初审:李奕萍 复审:陈西 终审:韩雅楠)